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金融智库
  • 金融智库
    后疫情时代激发宁波微观主体活力推进民营和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来源:   时间:2021/11/12 11:07:35   编辑:宁波市金融业联合会   浏览次数:967    

    文|杨淼 诺丁汉大学

     

    宁波微观主体数量众多,在整个宁波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据统计,2020年,宁波市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1048.24亿元,其中民营经济主体106.4万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与上一年相比净增12家,总数达51家,位居国内城市首位。宁波微观主体集群经济特征显著,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区域经济。如北仑塑机产业,鄞州、奉化的服装产业,宁海、北仑的文具产业等。宁波微观主体发展为外向经济典型,“走出去”步伐居全国前列,并在发展中不断提升全球价值链位次,巩固其外向型经济大市地位,同时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增强其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后疫情时代宁波微观主体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

    从国际层面而言,目前的发展形式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和保护主义并存的新特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系变革的步伐,发达国家经济转型,市场容量增加,这有利于我国民营和小微企业扩大出口,承接产业转移,提高在全球分工中的位势。但宁波的国际营商环境仍存在整体经济效益不够高,拉动能力较弱,外来资金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可持续发展的刺激作用较小等特点。

    就国内层面而言,我国工业化正向高级阶段过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内需市场进一步扩大,具有专业化优势、能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民营和小微企业将赢得新的发展空间。而在迎来大好发展机遇的同时,多数民营和小微企业的结构存在较大漏洞,企业大多存在规模小、分布较散、产业层次低、盈利水平低、产出效率不高、竞争力弱的特征,规模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除国内普遍行情之外,本市小微企业的发展仍单独存在着金融支持力度较弱,生产要素和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不强,研发能力薄弱等问题。

    后疫情时代宁波微观主体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

    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形势,到2022年,进一步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的主要目标为:一、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后疫情时代微观经济全面发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标准,主动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实行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制度。二、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针对当前国内外疫情形势下的资金困境,完善融资政策及财税支持政策,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平台建设力度,支持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以切实减轻企业融资负担。三、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完善创新创业环境改进服务保障工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精准高效深化服务,推动信用信息共享,重视培育企业家队伍,支持对外合作与交流。四、通过加大融资平台建设力度,扩大直接投资,完善民营和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以及银行精准服务来支持城市现代金融发展,以增强微观主体的资本实力。五、通过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多元化科创平台,优化科技人才政策,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等措施以增强微观主体创新能力。

    后疫情时代宁波微观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增强微观主体信心动力

    为在本市内构建良好宏观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家再创业的原动力。一要扎实推动国家级重点载体建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扶持发展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若干具有区域性市场优势地位的企业。二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大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果研发、转化机制,建立政府采购、直接投入、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税收扶持等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方式。三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功能整合”为导向的部门会商会审机制创新,推进政府服务采购的决策模式创新,科技、文化等服务创新。以需求为导向,强化推进政府服务改革,更好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精准收集和整理企业需求。

    增强微观主体资本实力

    加强本市的金融法治化建设,深化本市内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设立政府背景的征信咨询公司,完善金融信用体系。推动设立政府背景的企业征信咨询公司,加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有效降低金融机构获取民营中小企业信息的成本。

    在后疫情时代的普遍形势下,一是探索建立“白名单”制度。有关责任部门应尝试建立企业“白名单”,特别是科技型初创企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白名单”内的企业,主动对接、加强服务,提高授信审批效率。二是积极开放民间投资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行业和领域,积极参与绿色石化、电子信息、软件与新兴服务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三是争取发展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扩大村镇银行试点,适度发展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和社区银行,探索建立区域性金融支撑体系。四是建立产业投资基金,以推动区域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针对具有此类需求的企业,设立转型升级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鼓励银行提供信贷支持。

    增强微观主体创新能力

    新结构经济学认为政府在城市转型升级中不可能等到所有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和各种法律、制度都已经完善后再来发展经济,因此,必须有选择地使用其有限资源和执行能力创造局部有利的条件,比如经济特区或工业园区,并以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来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迅速形成竞争优势,以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并为逐步完善全国的基础设施、营商环境、法律制度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土地、技术和政策。以企业创新主体建设为核心,重点围绕宁波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加强区域创新体系与块状特色产业集聚区的相互支撑,建立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产业研发网络。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完善的优势产业链、培育高成长企业。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新型技术创新组织发展,注重加强行业组织的技术开发和服务能力。积极促进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的产业联盟,组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承担政府科技项目,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的合作研发,为宁波产业发展提供高层次的科技创新源泉。三是探索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双向交流新机制。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需要借力全球性科研机构,利用其全球产学研一体化网络实现创新全球化内涵,使宁波科研基础有新的提高和突破。同时,大力发展智库建设,支持众创空间等社会机构开展创业路演、创业大赛、创业论坛等各类创业活动。

    推进降本减负进程

    在当前受疫情影响经济发展存在普遍压力的形势下,首先,政府应当通过税收和补贴协调企业间的关系,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市场失灵。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应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进行产业升级,避免经济增长停滞。其次,进一步优化调整财政扶持政策,改变“抓大放小”“重大轻小”的倾向,体现政策的普惠性。通过降低中小企业税费成本,切实降低企业家创业负担,积极落实国家各项减轻税费政策,贯彻民营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在政策补贴方面,政府应着力保障资源要素供给,推进土地、能源、排放等资源要素配置改革,让高质量发展中的民营企业更便利地获得资源要素。建立健全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体系,积极降低用地成本。同时,降低物流成本,优化中介服务,强化创新监管与失信管理等多方面发力,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强化民营中小企业的失信管理,不断优化企业办事流程。

    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建设帮助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环节和前置条件,对行政审批事项再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规范。继续推进“互联网+审批”,建立行政审批大数据平台,对跨部门,跨领域的全链条审批事项进行统筹设计和再造,从而实现线上一网式办理和线下一窗式办结。深化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减少和优化外资项目手续,推广负面清单试点,加快本市内自贸试验区发展,建立健全国际化经贸规则。

    针对当前国外复杂的疫情形势,在外需不足的情况下,积极寻找新的市场机会,积极应用跨境电商拓展业务,在保持现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前提下,寻求本市经济结构转型,形成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新型产业链,打造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本文原载于《宁波金融》第53期“智库”)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

     

     

     

    本期更多精彩

     

    智库

     

    首席声音

    ●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核心观点:多路径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普惠金融专栏

    ● 后疫情时代激发宁波微观主体活力推进民营和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自贸区金融专栏

    ● 拉起自贸区资金双向流动的安全网——基于大数据风控技术

    案例

    ● 宁波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数据

    ● 双月金融数据

     

     



    】【打印】【关闭】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后疫情时代激发宁波微观主体活力推进民营和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宁波市金融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