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人行宁波市分行发布半年报:全市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来源:人行宁波市分行   时间:2025/8/7 15:03:08   编辑:宁波市金融业联合会   浏览次数:61    

    8月6日下午,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举办2025年上半年宁波市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半年,我市积极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落地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扎实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市金融运行呈现总体平稳、总量合理增长、结构持续优化的态势。

    金融总量合理增长。6月末,我市社会融资规模存量6.1万亿元,同比增长8.3%,与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我市各项贷款余额4.5万亿元,较年初新增281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9%。

    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主体看,企(事)业单位是信贷增长的主体,贷款增加2940.6亿元;从投向看,基础设施类、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贷款增幅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上半年,基础设施类贷款增加1091.7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1.8%。

    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6月,全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17%,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04%,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一系列降息措施预计每年为我市市场主体节约利息支出约44亿元。

    落实落细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

    5月7日,人民银行总行宣布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宁波市分行迅速行动,第一时间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部署和指导,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金融供给充裕。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193亿元,增加贷款投放能力1600亿元。上半年,中央银行各类政策工具投放余额达到560亿元,同比增长15.1%。同时,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全市发行债务融资工具182.8亿元,同比增长40%。建立“分层培育”机制,力促债券市场“科技板”成功落地,推动发行全省首单民企中长期科创债6亿元,支持宁波银行发行科创金融债券30亿元。

    推动结构性政策工具增量扩面,强化重点领域支持。用活传统再贴现工具,聚焦“五篇大文章”领域推出“甬贴通”再贴现机制,上半年再贴现投放金额30.9亿元,同比增长182.1%。用足长期性政策工具,落实浙江省分行“三个200亿”专项行动,精准支持稳外贸、促消费、强科创,支农支小再贷款限额使用率100%。用好重点领域创新工具,政策期内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审批通过金额57.3亿元,居全省第一。

    畅通利率政策传导,切实降低融资成本。注重发挥利率工具的调控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将政策利率下调成效传导至存贷款两端,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银行净息差基本稳定。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整治利率违规行为,强化利率自律管理,防范资金空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完善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体系,部署开展“金火炬”“数字甬金”“金色乡村”专项行动和“民营经济服务月”等活动,全面提升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

    迎难而上,推进科技金融。开展宁波“金火炬”科技金融三年专项行动,以“金火炬”科技金融综合服务签约为先导,着眼风险收益跨期平衡、综合服务全程陪伴,推动银企签约112对,授信金额65亿元,七成以上为初创、成长期企业。以创新产品为主体,推广“甬新贷”“小银团”、投贷联动等10项金融服务,上半年共发放贷款435亿元,发行民企科创债6亿元、科技金融债30亿元。以甬江科创金融服务联盟为纽带,开展银、投、债、保等机构共同参与的活动11场。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开展专项评估,推动金融机构强化组织架构、人才队伍和制度建设的“管理内核”和风险识别的“能力内核”。

    稳中求进,发展绿色金融。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6月末,全市已累计落地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81亿元,发放碳减排贷款188.4亿元,带动碳减排301.4万吨。加强与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的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梳理绿色企业、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2000余家,组织开展融资对接,提高服务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环境权益类抵质押融资创新,探索推广排污权、碳排放配额、碳汇资源等抵质押贷款,引导盘活生态产品价值;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开展ESG挂钩贷款投放,以动态利率激励的方式助推企业绿色转型。截至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6623亿元,比年初增加849.9亿元。

    广泛覆盖,深化普惠金融。开展“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月”,组织金融机构进行“大走访、大对接、大服务”,为超2万户民营经济主体发放贷款668亿元。深入推进小微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开展“首贷户拓展”“信用融资破难”等行动,提高小微主体首贷、信用贷占比,6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8026.5亿元,同比增长12.2%;上半年累计拓展小微企业“首贷户”6301家。开展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金色乡村”三年行动,围绕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三大差距”重点任务,实施“强基、兴业、富民、促治”四大工程。6月末,农村金融创新产品余额985.8亿元,同比增长18.8%。

    增进福祉,开展养老金融。加强政策引导,联合市委金融办等部门制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升养老金融服务水平;推动出台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强化配套政策保障。发挥专项工具撬动作用,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推出后,引导、督促金融机构用好政策,为相关领域市场主体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6月末,金融机构已为相关市场主体发放贷款49.8亿元。

    技术赋能,做优数字金融。开展宁波市“数字甬金”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以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为关键驱动,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增强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竞争力,目前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共有数字化信贷产品68款,实行全流程线上化,上半年发放贷款1170亿元。6月末,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1242.8亿元,同比增长11%。

    持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创新

    一方面,外汇便利政策和金融服务持续升级。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增量提质,试点优质企业增至1200家,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占比分别提升至73%、18%;上半年共办理试点业务22万笔、35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8%、35%。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纵深推进。3家试点跨国公司覆盖境内外45家成员企业,累计归集外债额度127.7亿美元、境外放款额度52.3亿美元,为企业节约综合财务成本超600万美元。同时,积极探索场景突破,如“龙头船代企业+下游货代企业”模式下,银行对接龙头船代企业的发票信息,下游中小货代企业享受跨境结算手续简化等;“优质企业+个人用汇”模式下,优质企业贸易便利化政策可以扩大至员工用汇,便利跨境往来人员支付等。

    另一方面,加大对涉外企业的定向支持与帮扶。强化资金保障,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单列1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专项额度用于稳外贸,自5月政策推出以来,带动法人银行新增外贸领域的符合条件贷款307.14亿元,惠及市场主体超5000家。联合市财政局等部门推出“薪资贷”专项产品,为89家出口企业提供授信5.8亿元。支持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推出“四大奖补”政策,上半年全市外汇衍生品签约金额同比增长55.7%,套保率达27.9%,同比提高10.8个百分点。推动跨境人民币增量扩面,上半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增长10%,拓展跨境人民币首办户766户,其中,与中东欧跨境人民币结算39.8亿元,同比增长135%。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持续优化“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跨境电商”模式,上半年共办理相关业务1042.1万笔、2.7亿美元,为跨境电商企业节约成本490万元。






    】【打印】【关闭】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人行宁波市分行发布半年报:全市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宁波市金融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