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监管之声
  • 监管之声
    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行长 楼航:宁波国库始终向“新”发展
    来源:   时间:2025/8/25 16:34:34   编辑:宁波市金融业联合会   浏览次数: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颁布40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以下简称宁波市分行)在人民银行总行的正确指导下,依法合规履行经理国库职能,积极发挥国库在政府预算执行中的反映、促进、监督作用,为宁波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宁波市分行带领全辖各级国库,找准新时代国库发展定位,坚持党建引领,以防风险、促改革、稳经济、助民生为使命,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财税体制改革、服务社会民生、服务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履行国库监督管理职责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新进展。

    经理宁波国库取得积极成效

    夯实制度化和电子化国库“双基础”。始终坚持制度立库、制度管库。近五年来,宁波市分行累计制定与优化涵盖会计核算、国库监管、信息建设等各类制度21项,确保国库资金“入库”及时、“出库”合规和“存库”安全。积极参与相关制度编制与修订,支持征管职责划转、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社会保险费征收等财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与财税部门合力推动地方预算执行体系高效运行。持续推进科技赋能、数字强库。在用好用足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TIPS)、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国库管理信息系统(TMIS)为核心的全国国库信息平台资源优势基础上,宁波市分行持续推进自建信息系统建设,加大国库业务电子化与无纸化的推进力度,与市级财税海关等部门达成“电子化处理为常态、纸质处理为例外”的工作推进共识。近年来,先后推广了政府非税收入缴库、国库集中支付对账、财政退库和更正等业务的电子化,实现了国库业务从手工到自动、从分散到集中、资金运行从中转到直达的“三大转变”,财政部门、税务机关、海关、国库、银行之间的信息流和资金流更加顺畅便利,国库服务政府预算执行的效能进一步提升。目前,宁波国库预算收支退电子化率已达97%,支撑了年均增速超过20%的国库业务量高速增长。

    守牢资金安全与系统安全“双底线”。在内部规范上,宁波市分行梳理国库核算工作操作规程,编制完成了74个具体操作模板,下发全辖各级国库实施标准化管理,全面规范业务流程和系统操作;针对日常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不定期编制下发国库业务风险提示,提醒国库人员关注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严格落实事中分级审核和事后业务逐笔监督制度,自建并投产预算收入报表校验系统、预算指标核对程序,推进集中支付清算流程优化及电子化对账,通过“人控+机控”强化国库业务全流程监督。在人员管理上,详细梳理上级行有关国库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制度规定,调研辖区现状,统筹业务量与操作风险实际,按照“运转有序、监督有效、应急有备”总体原则,全面梳理涉及国库主任、部门负责人、会计主管、业务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人员配置规范,细化岗位履职要求;以业务骨干领学、集体研讨模式持续开展“国库制度学习年”“国库大讲堂”等活动,带动形成学制度、守制度、用制度的良好氛围。举办国库业务精英赛,推荐优秀国库人员荣获市级“首席工人”等荣誉,进一步激发基层国库人员担当作为。在组织架构上,人民银行县域机构改革过程中,安全、平稳、无感实现国库业务就近移交商业银行代理,并采取事中监督、事后监查和日常培训三项举措强化国库资金安全管理,确保机构改革后国库服务质量不降、安全要求不减。分批撤销职能弱化的乡镇金库,撤并功能区国库,缩短管理链条。定期开展国库业务系统应急预案评估与演练,持续完善国库各业务系统应急预案,近五年累计共办理预算资金收支业务2.6亿笔,始终保持零差错。

    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双协调”。宁波市分行国库部门对外加强与财税部门对接,对内与货币信贷政策管理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协调国库库存与地方货币投放“两个总量”关系,加强国库现金流预测及库款运行规律分析,库款预测精度达到98.5%,并以此促进国库库款投放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精准化、科学化。2017年试点以来,累计投放52期、总规模达8590亿元,入库利息32.3亿元,在保障国库日常支付的同时,实现了库款保值增值。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做好地方政府债券的合规发行,高效完成债券资金的及时入库和按时拨付,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强化国库资金运行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各级政府决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突出国库服务与国库监督“双支柱”。近年来,宁波市分行积极落实中央推出的稳增长、惠民生、支持经营主体纾困发展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大力推进信息传输电子化、资料审核智能化、业务流程精简化,统筹工作日和周末加班持续发力,开辟应急资金“绿色通道”、减税降费“加速通道”、两直资金“直达通道”、财税红利“惠民通道”,打通中央一揽子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快速推进跨省异地电子缴税、跨境税费缴退库、海关电子退税、行邮税电子缴库退库等新业务在辖区的落地和推广应用,有效降低经营企业纳税成本、进一步提升优化宁波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国债下乡,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国库知识宣传、强化发行组织管理、完善销售服务网络,2021年以来乡镇地区储蓄国债累计销售突破27亿元,国债下乡率从13%提升并稳定到40%以上,大大提升乡镇地区居民国债投资的便利度和获得感。扩大数字人民币在国库应用,2022年试点以来累计缴纳各类税收、非税和社保收入合计217亿元。同时,宁波市分行坚持“寓监督于服务”,在“账平表对”的基础上,切实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规范办理国库行政许可事项,严格制度执行、完善许可程序、规范实施行为,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国库集中收付业务资格认定项目23个。积极提升非现场监管成效,创新推出代理国库会计重要事项、重点业务事中报告制度,不断提升国库在办理日常预算收支过程中,对财税部门等外来凭证事前、事中柜面监督能力,有效发挥国库对政府预算执行的促进和监督作用。构建重要事项和重点业务上报、审核、事后监测管理闭环,强化国库业务代理银行机构、行为双维度全过程管理。完善财税关库银国库资金监督制度,落实多部门对账,推进紧急业务操作流程标准化建设,既提升服务质效,又形成风险防控合力。

    不断提升新时代国库的经理水平

    着力信息化国库建设。以国家金库工程建设为指引,以地方发展实际需要为牵引,宁波市分行积极推进国库工作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转变,以数智驱动提升服务质效。稳步推进国家金库工程各子系统在辖区的上线运行,创新业务处理辅助程序开发,完善现有电子化对账、电子退库等功能,整合“全国平台+地方平台”,推动核算工作从手工、半自动转向全流程电子化操作;开发建设国库非现场监督、统计监测等系统,打通市、县国库之间信息交流、数据共享通道,实现登记簿电子化管理、重点业务事后自动监测,持续提升国库内部管理信息化水平。

    着力标准化国库建设。一体推进业务流程、服务标准、监督尺度的标准化,持续提升国库服务质效。完善“横向通畅、纵向高效”的国库工作协同机制,编制国库服务指南,统一国库服务标准,提升外联单位业务办理满意度,形成“同向发力、标准处理、高效服务”的全市国库业务一盘棋局势。实施国库业务代理银行“一点管理、全面管辖”模式,建立商业银行市级管辖行牵头部门负责制,将全市各机构代理的国库业务纳入日常管理,切实提升各代理行履职质效。规范内部业务操作,补充完善国库业务模板,针对可能的系统故障,梳理制定相应的国库业务应急处理流程,明确业务凭证、文件资料传输方式及各类业务手工处理程序。统筹组织并开展国库现场检查、事后再监督,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积极构建管理闭环。

    着力专业化国库建设。打造学习型国库团队,定期组织国库制度集中学习与“国库大讲堂”线上培训,围绕新制度、新业务开展座谈研讨与集中学习,营造“学”的氛围。抽调青年国库人员组建跨科室国库监测分析小组,加强调研技能培训与交流,激发全员调研热情,提升“研”的能力。大力度实施内部各岗位人员交流轮岗,着力培养国库业务多面手。积极参与上级行信息系统需求研讨、验证测试、现场检查、制度修订、调研课题写作等重点难点工作,开阔业务视野、提升业务技能,拓展“干”的平台。

    着力服务型国库建设。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要站稳人民立场”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健全服务主体、改进服务手段、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将人民群众的“愿望清单”更多转化为“满意清单”。筑牢业务根基,将国库资金安全和系统安全视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切实提高国库会计核算质量,做好国库现金管理操作,促进财政资金优化管理、推动政府预算安全高效执行。持续助力国家利民惠企政策精准落地,及时准确将退税资金直达纳税人账户,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以国债下乡高质量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乡镇地区储蓄国债服务环境,推动国债服务城乡均等化;大力宣传和推动数字人民币缴税、跨境缴退库、海关电子退库等创新业务的开展,继续服务纳税营商环境优化。

    着力研究型国库建设。以打造财税“智库”为抓手,持续关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零基预算改革、优化税制结构、税收征管等改革动向,及时评估国家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支持政策实施效果。积极探索国库大数据应用和智能化分析,深度挖掘各类国库数据,提升国库分析调研的深度与广度,为上级行经济金融形势分析和地方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打印】【关闭】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行长 楼航:宁波国库始终向“新”发展——宁波市金融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