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市金融系统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理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传递金融服务温度,形成了一批金融保障民生的“宁波经验”“宁波解法”,为我市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破题“养老+融合”
织密社会民生保障网
01
聚焦服务适老,提升养老金融服务可及性
加强金融机构网点科技“适老化”改造和宣教“为老化”培训,累计设立超60个助老金融服务网点,开设近2000个助老服务专窗,完成全市40家金融机构移动金融App无障碍改造。推动金融机构深度融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如平安人寿通过配备智能健康设备、对接医疗资源等一站式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提供智能化、高质量居家养老服务。丰富“金融+养老”场景,推动奉化区依托当地旅游康养资源,与平安人寿、阳光人寿合作开发“保险+旅游养老”项目。
02
聚焦保障助老,完善养老金融产品丰富度
加快养老三支柱建设,积极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和业务实施,截至2025年5月,全市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户176万户,缴存金额超10亿元;长护险参保人数达820万人,享受待遇人数超3.9万人,为失能家庭平均减轻负担1.31万元/户。推广不限年龄、不限健康状况的惠民保险“天一甬宁保”,2025年参保人群达到365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21万人,赔付案件数和金额占比超过60%。扩面实施老年人意外险,实现70周岁以上老人全覆盖,累计赔付3952人次,赔付金额超1300万元。
03
聚焦产业向老,提升养老金融与养老产业融合度
对接泰康保险、大家保险、太平洋保险等保险集团总部,吸引保险资金在我市投资建设养老社区、医养综合体。其中,总投资超40亿元的泰康之家·甬园医养综合体项目已正式开业运营,入住超400人。强化养老机构融资支持,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养老产业贷款同比增长64.1%。促进产融对接,协同经信等部门召开“人工智能+场景创新”智能康养产品对接会,组织40家养老机构、医疗康复机构、智能康养生产服务企业、金融投资机构开展产品展示、需求对接和合作洽谈。
强化“普惠+治理”
共绘政金合作新画卷
01
赋能市场主体稳定经营
发挥出口信用保险逆周期调节作用,创新“易跨保”“服惠保”“港航服务保”等服务模式,帮助外贸企业规避出口过程中的政治和商业风险。创新推出“薪资贷”产品,提供全额财政贴息与免担保费支持,解决企业薪资发放难题。加大涉农金融服务,推广农村资产抵(质)押融资业务,有效盘活涉农金融资源。打造“财金联动、体系推进,利益耦合、风险预控”的一体化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主要指标持续保持全省第一。创新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网络安全保险,降低企业安全隐患。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中心(站)建设,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截至6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8026.5亿元,同比增长12.2%。
02
提高重点人群保障水平
针对婴幼儿群体,推出托育机构综合保险,提供托育机构安全隐患排查等服务,有效提高托育机构管理水平。针对学生群体,推出普惠型学生平安险“甬学保”,开创普惠保险在上海保险交易所公开挂牌认购新模式,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着力解决传统学平险赔付不高、保障不全、信息不透明等问题,目前参保学生超100万人,参保率96%以上。针对灵活就业人群,推出“灵活就业保”,允许按日计费、按需投保,保费低至0.6元/天,目前已为40多万灵活就业人群提供保障。针对妇女创业群体,定制开发“巾帼共富保”综合保险,保障60家市级“巾帼共富工坊”的财产人身安全,助力乡村妇女增收致富。
03
提高灾害防护应对能力
立足宁波地域灾害特征,创新推出同时涵盖人身与财产损失理赔的公共巨灾保险,逐步建立多层级巨灾保险保障机制,10余年来,已有34.5万户次受灾居民获得2.27亿元巨灾保险赔偿。推出城乡住房综合保险,将保险范围扩大至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房屋,已为2.77万幢房屋提供保障、巡查监测超300万次。推出电梯安全综合保险,利用智能物联技术对电梯远程监测,参保电梯平均维保时长提高50%,配件更换响应速度提升75%,电梯总体故障率下降37%。落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政府出资将辖区内学校、养老机构、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10余类公共场所纳入食品安全责任公益险保障范围,累计提供保障62.10亿元。
深耕“数字+转型”
谱写金融惠民新篇章
01
建立完善“甬金通”数智金融综合服务体系
搭建“甬金通”数智金融平台,为居民与企业融资提供数据支撑,已汇集人社、税务、金融监管等26个部门数据,治理形成数据资产目录236个,各类数据68.4亿条,拥有注册用户47.5万余个,创设新市民贷、兴闪贷、如意贷等纯信用产品20余项,为31余家金融机构提供数据服务1.1亿次。推进金融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设立地方征信平台运营机构,积极争取企业征信机构备案。
02
建设数字保险平台,提升保险服务便利化水平
与上海保险交易所共建“中保科联”全国数字健康保险交易平台,联通9个城市卫健或医保部门、超2万家医疗机构和50余家保险机构数据,推动普惠医疗保险与基本医保“一站式”结算,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截至目前,平台已服务人群超1亿人次。建设普惠保险综合服务平台。集成普惠保险产品开发、参保、查询、理赔等服务,实现一站式“养老+保险”“健康+保险”服务供给。
03
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实现支付便利化
全面提升商业消费领域应用,阪急百货、银泰城等58个大型商场,华润万家、三江购物等98个大型商超中80%以上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积极推进交通文旅领域应用,建成轨道交通、公交、高速公路、共享单车、道路泊车等交通相关应用场景。推广教育医疗领域应用,落地高校一卡通充值、党费缴纳、奖学金助学金发放等场景,推进医院、诊所、药店等医疗服务场所应用场景升级改造。创新“保理+数币”模式推进农民工欠薪治理,实现资金从总包单位农民工工资监管专户直接到农民工个人数币钱包的“穿透式”发放,有效避免资金流转过程中被截留、挪用。
(本文原载于《宁波金融》第76期“特别策划”)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
本期更多精彩
特别策划
【综述】
践行“金融为民”理念 推动民生金融高质量发展
【实践】
多维构建养老金融新生态 为“幸福养老”注入金融温度
情暖甬城“夕阳红” 助建幸福养老安心网
金融赋能“夕阳红” 全力护航“银发经济”健康发展
关爱“银发一族” 用心做好养老金融服务
精准施策 绘“金融+民生”温暖图景
坚守初心担使命 深耕民生筑根基
以专业化、精细化金融服务保障“银发群体”幸福晚年
“金融+”助力 “养老”变“享老”
从“心”出发护航“银龄”享老 构建多层次保险服务体系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打造社会治理新范式
【金融研究】
退休新规落地 企业如何以“变”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