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金融智库
  • 金融智库
    重视研发投入助力宁波企业发展
    来源:   时间:2023/7/20 10:14:45   编辑:宁波市金融业联合会   浏览次数:311    

    市金融顾问、甬兴证券投行董事总经理 邱丽


    近年来,“凤凰行动”宁波计划深入实施,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和科技创新的作用,做深做实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加速资本市场“宁波板块”扩容提质。截至到2023年5月,宁波已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38家,总市值超过1.5万亿元。其中,A股上市公司116家,数量居全国各城市第8位。

    本文将围绕“凤凰行动”宁波计划升级版这一话题,说说企业如何做好研发投入,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话题。

    IPO审核对研发的要求

    一般而言,主板并不将研发费用作为审核重点;而科创板定位和创业板定位较为严格,研发是审核问询重点,科创板定位和创业板相关要求如下:

    1、创业板方面相关要求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2年修订)》第三条规定:“本所支持和鼓励符合下列标准之一的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申报在创业板发行上市:(一)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 15%,最近一年研发投入金额不低于 1000万元……(二)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不低于 5000万元……(三)属于制造业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或者数字经济等现代产业体系领域……”

    2、科创板方面相关要求

    《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规定:“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和推荐,应当基于科创属性要求……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4项常规指标+5项例外条款”结构。企业如同时满足4项常规指标或满足5项例外条款中的任意1项,可认为具有科创属性。”

    其中4项常规指标如下:

    (1)研发投入金额或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最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3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5%以上,“或者”最近3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

    (2)研发人员数量要求;

    (3)发明专利要求;

    (4)营业收入或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要求。

    研发费用口径辨析

    研发相关支出按会计准则、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税务处理口径的对比情况如下:

    1、会计准则口径

    主要由《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等文件进行规范,与研发活动相关的支出通过“研发支出”进行核算,视费用化/资本化条件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2、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口径

    主要由《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16〕195号)进行规范,口径为研究开发费用,是以单个研发活动为基本单位分别进行测度并加总计算的,对包括直接研究开发活动和可以计入的间接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

    3、税务口径

    主要由财税〔2015〕119号文件、97号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0号进行规范,口径系利润表的研发费用。

    IPO研发费用审核关注要点

    根据近期相关审核案例,目前关于研发费用的审核关注要点如下:

    1、研发需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合理并有效运行

    2、研发过程管理

    (1)研发领料

    主要关注研发领料是否与生产领料混同;领用物料的合理性;关注研发领料主要用途以及与不同项目进度的匹配关系等。

    (2)研发人员费用

    关注研发人员构成与研发项目是否匹配,是否存在研发人员与生产、销售人员混同;董监高作为研发人员的工资分摊方式及依据。

    (3)研发设备

    是否存在研发与生产共用设备的情形,如存在共用设备,设备折旧费用在研发费用及生产成本之间分配的标准与依据。

    (4)研发费用资本化

    研发费用资本化主要关注资本化的时点及依据。

    3、研发产出

    研发产出核查主要关注研发产物的最终去向,涉及研发废料处理、销售/赠送相关废品或样品的、存放等情况。审核会关注生产的投入产出比,研发领料、研发废料及产出消耗直接材料的勾稽配比关系。

    4、研发费用与加计扣除

    审核监管机构,还关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与所得税申报加计扣除的研发数据、IPO申报数据是否存在差异。

    5、研发成果验收

    重点关注公司研发活动是否形成研发成果以及相应的研发成果的去向,未形成研发成果的,研发废料的处置,材料投入与产出是否匹配等。

    研发投入的会计核算

    1、研发投入与研发费用的比较

    企业利润表中列报的“研发费用”远小于公司实际的研发投入,若仅以利润表中“研发费用”发生额作为高新评定的指标,则可能很大程度的低估了企业的创新水平及研发投入,不利于企业未来持续的开展研发创新。以研发投入作为高新申报研究开发支出口径有利于贯彻宁波上市计划,促进企业上市工作顺利进行。

    2022年4月发布的《浙江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技术委员会专家提示(第7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实务答疑(二)》的回复如下:

    “……企业研发过程中产出的产品、副产品进行会计处理时,按《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将构成产品、副产品等有形资产的成本,从研发费用科目中转出,不应理解为冲减会计期间研发费用投入,即不减少高企认定时的研发费用……”

    2、研发核算方式

    在会计核算中,所有与研发活动相关的支出通过中间科目“研发支出”进行核算,然后分别将符合费用化/资本化条件的项目,分别结转至对应科目,具体如下:

    (1)研发活动发生支出时:

    借:研发支出 1,000

    贷:原材料/工资薪金/折旧摊销等 1,000

    (2)结转符合费用化/资本化的研发支出:

    借:研发费用 700

    借:无形资产 300

    贷:研发支出 1,000

    (3)销售研发产品/领用“废料”

    借:生产成本/存货/主营业务成本 200

    贷:研发费用 200

    公司实际在研发活动中投入了1,000元,但在利润表中最终仅能列报研发费用500元。若继续以“研发费用”作为高新评定的指标,则可能很大程度的低估了企业的创新水平及研发投入,不利于企业未来持续的开展研发创新。

    销售研发产品/领用“研发废料”的会计处理系财务核算,并不改变材料投入的研发属性,且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口径的研究开发费用与财务核算口径的研发费用存在差异较为普遍情况且存在合理性。

    综上,仅以利润表中的“研发费用”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依据存在较强的局限性,更应该以“会计口径的研发支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评判标准。

    3、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口径

    若以“研发投入”作为高新申报的口径,将有更多科研企业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15%税率)。

    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宁波市于2022年12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措施》,共计25条,重点内容包括重塑招商体系、实施精准招商、拓展渠道网络、集中政策资源、激发人员活力、健全体制机制等。以研发支出口径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能助力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对优质企业招商引资影响力巨大。

    随着《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于2021年出台,企业会将在研发废料在销售或生产领用后,最终结转至营业成本,导致研发费用减少。若以研发投入作为高新申报研究开发费用口径,将有更多科技型企业能够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享受所得税税率优惠,有效为企业降本减税,对宁波招商引资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关案例分析

    1、高新技术企业情况

    相较于其他同等发达地区,宁波市及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仍存在一定差距。

    (1)浙江情况

    目前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四,但与前两名广东省和江苏省存在较大差距

     注1:占比为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之比

    注2:数据来源:天眼查,截至2023年5月18日


    (2)宁波地区情况

    目前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位于计划单列市、直辖市和与宁波经济同等发达城市的中下游水平。统计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天眼查,截至2023年5月18日


    2、宁波地区采用研发投入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的案例

    宁波地区存在已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率较低,但已获评高新技术企业的情况。

    (1)思进智能

    单位:万元

     

    根据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复函(国科火字[2015]19号)有关规定,思进智能于2020年12月1日重新取得了编号为GR202033100714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有效期三年。

    (2)东方日升

    单位:万元

     

    根据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宁波市 2020 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备案的复函》(国科火字〔2020〕245 号),东方日升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针对宁波发展的建言献策

    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应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促进宁波企业的发展。

    1. 政府支持

    建议宁波市级和区级政府可以制定支持研发投入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提供税收优惠、科研项目资助、技术创新基金等,鼓励宁波辖区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2. 研发战略规划

    建议宁波辖区企业明确自身的研发目标,并制定长期的研发战略规划。这包括确定研发重点领域、技术方向和市场需求,以确后续保研发投入的有效性和市场竞争力。

    3. 开展合作研发

    建议宁波辖区企业与浙江省内及宁波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进行研发项目,共享资源和知识,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同时还能够得到专业的科研支持和创新能力。

    4. 建立技术创新团队

    建议宁波辖区企业组建一支专业的技术创新团队,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研发人员。通过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以吸引人才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

    5.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建议宁波辖区企业与跨国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共同开展创新项目。国际化的研发合作能够促进技术交流和创新能力提升,并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6. 技术转化与产业化

    建议宁波辖区企业加强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将研发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这需要企业与工业化平台、生产企业等建立紧密联系,推动实验室技术向市场应用的转变。

    7.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建议政府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确保企业的研发成果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回报。政府可以加大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鼓励企业主动申请专利和进行技术保密工作。


    本文在甬派“金融频道”同步发布



    】【打印】【关闭】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重视研发投入助力宁波企业发展——宁波市金融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