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金融智库
  • 金融智库
    “紧”字当前,宁波企业该如何选择进入资本市场最佳路径?
    来源:   时间:2024/5/13 9:12:05   编辑:宁波市金融业联合会   浏览次数:125    

    赵江宁

    市金融顾问

    甬兴证券董事总经理


    2023年,309家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包括创业板108家、北交所76家、科创板67家及主板58家),全年IPO融资总额累计高达3,542.68亿元,助力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截至2024年3月底,A股市场已拥有上市企业5,356家。


    然而,我们明显感觉到,随着证监会IPO政策调整,拟IPO企业上市难度正在增加。以宁波为例,近半年来,辖内共计6家企业IPO终止,其中上交所主板3家,创业板2家,北交所1家。本文就新形势下宁波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资本市场路径展开,供企业参考借鉴。


    IPO面临政策性收紧!


    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提出关于优化首次公开发行(IPO)和再融资监管安排的政策调整,新政旨在阶段性地收紧IPO节奏,以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新政”后IPO受理、过会、批文数量均大幅下降,终止企业增加,真实过会率仅31%。



    2024年3月15日,证监会集中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等四项政策文件,涉及发行上市准入、上市公司监管、机构监管、证监会系统自身建设等方面。“315新政”是“827新政”的延续,针对首次公开募股环节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和规定,旨在强化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从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督促拟上市企业树立正确“上市观”。预计在“315新政”的指导下,拟IPO企业上市难度随之提升。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次出台的意见共九个部分,是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是继2004年、2014年两个“国九条”之后,国务院再次出台的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新“国九条”总体基调“严”字当头,发行上市严把准入关,持续监管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具体来看,一是上市方面大幅提高门槛和准入标准,保证上市公司的入口关质量。二是加大退市监管力度,畅通多元化退市渠道,打击炒壳,加强并购重组监管。三是加强分红、减持约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国九条发布对拟IPO企业来说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如何选择进入资本市场的最佳路径?


    首先,企业当明确:IPO是手段,不是目的。


    最近一年,IPO监管态势日趋严峻。未来,IPO数量控制、大股东减持限制将大概率成为政策常态。可见,上市绝非终点,而仅仅是企业的融资方式之一,以及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战略选择。因此,缺乏明确上市目标或短期无重大资金投入规划的企业,明智的做法就应该暂时搁置IPO计划,优先借助其他金融工具,确保企业稳健发展。


    其次,企业“入市”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板块与方式。


    宁波的企业产业分布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当前,辖内121家A股上市公司中,制造业占主导地位,占比高达80%。在IPO政策收紧的大环境下,挑选合适的上市板块更为关键。除此之外,通过并购重组也是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315新政”和新“国九条”进一步明确了各个板块的功能定位,各板块审核关注重点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沪深主板要求行业代表性的“大盘蓝筹”特色,不仅需要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上达到一定规模门槛,更要确保所属行业不是亟待淘汰的落后产能领域。最新政策中,法规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指标从6,000万元提升至1亿元。以宁波的地方产业结构为例,若属汽车零部件和家电行业等相对传统行业,或以外销为主的制造型企业,在细分市场份额前三,且净利润规模原则上需超过1.5亿元,才有可能性成功申报主板。


    创业板板块定位上要求“三创四新”的成长型创新型企业,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强大的研发能力。最新政策中明确提高创业板门槛,财务要求“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实务操作中要求行业不能太传统,拥有多项核心发明专利,并且报告期内保持较高增长率,最后一年8,000万元以上的利润规模,才有可能申报成功。创业板交易量活跃,在解决“堰塞湖”后,依然是宁波企业之首选。


    科创板由于发展未达预期,监管机构针对其发行审核标准进一步提高,“国九条”又明确了科创板坚持“硬科技”定位。所以目前,仅建议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的企业申报科创板,其他行业不建议申报。


    从2023年年底开始,基于北交所扩容的预期,北交所开始愈发的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而北交所专注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位,尤其是鼓励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的整体方向与宁波的产业结构不谋而合,因此,北交所当属大部分宁波制造型企业的理想选择。


    此外,企业要上市势未雨绸缪不可忘。


    所谓“谋定而后动,知己知彼则百战不殆”,虽然各板块在早期内部规范要求一样,但是不同板块的侧重点差异较大,企业在选择申报板块时务必要综合考量。例如:基于主板申报要求,企业需要考虑尽早取得行业协会排名证明、市场占有率等相关数据;创业板要尤其注重研发投入,申请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核心发明专利,获得各种创新证明,同时经营业绩方面需统筹规划,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如果是北交所,对于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等称号,都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进行评选。


    除了独立IPO之外,笔者认为,未来三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也是较好的替代性的选择。IPO和并购重组存在互补性,如果一端收紧,另一端会适当放开。上市公司同样可以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快速、高质量的扩张和发展。


    不破不立,方可拥抱未来


    一方面,放眼当前,除美股外,其他国际资本市场成交量均远低于A股,整体估值也明显低于A股,国内A股在考虑流动性和市场环境的前提下,依然是宁波企业的最优选择。我们可以看到,最近6个月,港股日均成交量为700.36亿元,A股日均成交量为8,647亿元。宁波地区港股上市公司除申洲国际外,其余上市公司交易量均较小,整体交易活动并不频繁。同时,美股市场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政治与政策风险因素。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也有周期,把握节奏很重要。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自1990年A股开市以来,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共经历了三次显著高峰,分别为2010年、2017年和2021年。一级市场呈现出大约每四年一轮的周期性发展特征,所以企业在规划企业上市的步伐时,务必要紧密关注并顺应当前的监管政策环境,把握好自己的节奏。通常情况下,从聘请IPO中介机构启动上市直至最终成功发行,大约需要3—5年的时间,企业在规划上市战略时,有必要提前开始内部规范运作和战略布局的铺垫,减少不必要的波折和延误。


    除此之外,上市的核心作用在于为企业搭建一个资本运作的坚实平台,聪明的企业家懂得利用好平台实现高质量发展。宁波的一些优秀的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并购等方式迅速提升了行业地位,值得其他上市公司学习与借鉴。政府连续出台的各项政策,说明国家始终坚持产业发展战略与金融发展的深度融合,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决心坚如磐石。在此背景下,寄望宁波的企业家们能够精准把握行业上行周期,充分利用并发挥好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势,推动企业实现更加稳健且高质量的发展。





    本文在甬派“金融频道”同步发布



    】【打印】【关闭】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紧”字当前,宁波企业该如何选择进入资本市场最佳路径?——宁波市金融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