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金融智库
  • 金融智库
    【金融顾问有话说】保险助力,宁波内外贸一体化如何走出“共赢之路”?
    来源:   时间:2024/6/20 9:06:21   编辑:宁波市金融业联合会   浏览次数:204    

    胡高泉

    市金融顾问

    太平洋财险宁波分公司副总经理



    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11日期间,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发布了《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凸显了内外贸一体化策略的重大意义。


    然而近年来,受外部需求疲弱和逆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对外贸易发展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众多企业开始重新定位国内外市场布局,力求通过内外贸一体化的路径,实现跨市场资源整合,应对挑战。那么,作为内外贸一体化的“催化剂”与“黏合剂”,保险当发挥其独有的金融属性,有效帮助企业在这条风险与挑战并存的路上实现共赢。


    首先,我们需要对当前内外贸一体化面临的挑战作出全面的解读。


    所谓内外贸一体化,是指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之间的边界逐步淡化至消失,交易规则、运营模式和市场主体在双方市场中实现了交融与协同。


    我们仔细分析,当前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无外乎产品差异阻碍内外市场流通,即出口产品“不适应”国内消费者,内销产品无法“走出去”;回款周期长凸显资金压力,即国内市场的长账期赊销使得企业在产品销售后长时间内无法回收货款,与出口市场相比,国内市场的拖欠问题凸显了资金回笼的困难;以及市场竞争增加研发投入风险,即国内市场激烈的竞争加剧了企业的研发投资风险等。


    在这一进程中,金融支撑尤为关键。而保险业作为金融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探索其如何与内外贸一体化策略实现高效的共荣发展。


    第二,如何发挥保险作为内外贸一体化“催化剂”与“黏合剂”的作用?


    一是提供保障,支持企业应对不确定性。


    企业在经营与贸易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人员、产品、财务等诸多风险,一个环节出问题会影响整体的稳定性,保险公司通过自身“第三只眼”的特色,保前对投保标的的风险作查勘评估,保中对风险与时间过程进行跟踪,保后对风险进行兜底和减损,都能很好且有效的转嫁企业一定程度的风险。


    举例来说,目前企业在贸易过程中都担心新买家合作问题、以及经济形势对应收账款的影响问题,保险公司通过国内贸易信用险,在保前帮助企业把买家资质情况进行筛选,让客户在源头的时候就能与评级资信良好的买家合作,保证业务发展和开拓的持续性,在保中对已承保买家的风险过程进行跟踪,确保提前向客户预警来减少发货损失,逾期出险后由保险公司辅助企业追偿催讨,减少企业在这块投入的人力、物力,且有保险公司作最终的风险兜底,对企业整个贸易运营以及业务开拓都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基础。


    又如,企业在推进“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面临着产品标准的不统一以及不同国家政策和法律环境的差异性等挑战。这些因素使得众多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上显得相对谨慎。因为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并引发相关事故,企业不仅需承担巨大的财务赔偿责任,还会遭受企业声誉下滑以及市场地位动摇的双重打击。为了有效应对这一困境,保险公司推出出口产品责任险,通过其风险保障的基础功能以及专业法律团队的资源整合,助力企业迅速且高效地处理海外的产品质量纠纷。同时,保险公司还通过反馈案件信息,帮助企业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并提升风险应对能力,从而为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提供坚实的风险保障,并赢得当地消费市场的信任与支持。


    此外,国家在发展问题上持续加大力度,不断加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政策,积极鼓励并推动企业走出国门,旨在带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并拓展自身的发展潜力。针对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保险公司为中国企业的对外援助项目以及“一带一路”沿线项目提供包括工程险、责任险、境外员工意外险等在内的全方位保险保障。同时,保险公司还创新性地建立了“一带一路”再保险机制,不断拓展风险保障能力的同时,也致力于提供更高质量的保险服务,为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金融基础和风险保障。


    二是搭建桥梁,增加企业融资途径。


    银行在贷款融资时,由于自身的风险特性,会对企业的融资设置一定的准入要求且有风险额度的上限。而现阶段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财产险、保证险、信用险等产品,为某些标的进行风险保障,且可以通过这个保障向银行申请融资或提高上限。从银行角度来说,保险公司会对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和过程跟踪,以确保企业稳健发展,这样也能很好的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同时一起协助这家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引力加持,提升企业信心和市场吸引性。


    换句话说,就是要打造市场为企业增加市场引力。保险公司的介入,加上自身风险管理以及承保理赔数据的基础,能够增强企业的透明度,帮助证明企业的实力,即风险越低说明企业管控越到位,风险越高说明企业还有待提升的空间。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做得好”的企业吸引其他的金融资源和市场资源的注入,甚至能够帮助企业在内外贸“两条腿”走路的时候提供市场开拓的底气,也增强其与客户谈判的信心。


    第三,使用保险工具推进宁波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一要优化保险服务架构。为确保内外贸企业在面临各类风险时得到全面保障,需构建一个全面、高效的保险服务框架,这一框架不仅要覆盖传统的保险业务领域,更应紧密结合新兴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特点,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的保险产品组合。例如,针对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可以推出专门的知识产权保险;对于跨境贸易企业,可设计涵盖国际贸易风险的综合保险方案。此外,政策性保险公司与商业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也至关重要。双方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差异化发展,共同扩大业务覆盖范围和承保能力。政策性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其政策导向和资源优势,为特定行业或企业提供支持;而商业保险公司则可以凭借其丰富的市场经验和产品创新能力,提供更加多样化、灵活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二要嵌入前置风险识别。在企业的损失补偿机制中,保险公司一直扮演着风险兜底的辅助角色。必须指出的是,保险公司无法涵盖因损失产生的所有间接成本,例如时间成本、利润损失以及机会成本等。鉴于此,保险公司有必要在业务开展初期,就嵌入风险识别功能,以此协助企业前置风险管理,例如厂房的消防安全、买家的信用风险、雇员的工作风险等。前置风险评估不仅彰显保险公司的服务优势,更能够协助企业做好策略调整,从而有效降低因时间、机会和利润损失带来的风险。


    三要深化跨部门合作。加强跨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对于保险行业而言至关重要。鉴于保险公司承担风险的核心特性,其业务范围横跨多个行业领域,因此在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保险行业必须与金融机构、相关主管部门构建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实施政策协同、促进信息共享以及实现资源互补,能够有效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例如,通过财政补贴措施降低企业的保费成本,不仅能够扩大保险产品的覆盖面,还能够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利用承保理赔数据来完善信用体系建设,能够为内外贸企业提供更为稳健、可靠的商业环境。这些措施共同促进了内外贸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构建高效、公平的商贸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完善保险服务体系,强化保险产品创新,加强保险与金融、贸易等部门的协同等措施,有效利用保险资源,促进宁波内外贸一体化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政府也应优化保险政策环境、扩大保险覆盖范围、提高保险服务水平等政策支持,为保险行业在内外贸一体化中发挥更大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本文在甬派“金融频道”同步发布



    】【打印】【关闭】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金融顾问有话说】保险助力,宁波内外贸一体化如何走出“共赢之路”?——宁波市金融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