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高邮湖畔水波轻漾。成群的灰羽高邮麻鸭划开涟漪,在丰茂的水草间追逐嬉戏,构成水乡独有的生机图景——这群世代依湖而居的生灵,正是名扬天下的“高邮双黄鸭蛋”源头所在。而滋养它们的这片广阔水域,不仅是麻鸭的乐园,更是高邮另一张亮眼产业名片——规模化水产养殖与加工的沃土。视线掠过觅食的鸭群,投向湖畔星罗棋布的加工厂区,属于高邮水产品加工产业的“黄金时节”已然来临。
高邮某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已为即将到来的旺季奏响序曲。作为本地水产品加工领域的标杆,企业年产值近1.8亿元,依托高邮湖及里下河地区优质水源,其年产对虾、龙虾及罗氏沼虾等冷冻制品约3000吨,产品畅销全国。然而,庞大销量的背后,藏着不容忽视的经营挑战:面对订单的持续扩张,每年三季度的原料采购窗口期,筹措足够资金“囤粮备战”绝非易事。巨大的季节性采购需求,常常超过企业常规现金流储备。资金,成了卡住原料供应链、限制企业扩大战果的紧要一环。
在深入拆解水产加工行业“采购投入前置、销售回款渐进”的经营逻辑后,永赢金租果断打破常规,推出一项创新解决方案:为企业量身定制3年期1800万元的设备回租计划,高效盘活企业存量设备资产;同时以高度匹配经营节奏的“前少中稳后多”不规则还款曲线护航——采购高峰期大幅降低前期还款额,中期随销售回款平稳过渡,后期适当提高还款占比,完美贴合企业资金生命线。
这套“因水制宜”的金融方案,迅速转化为企业供应链上的强劲动能,使该企业一举打破原料收储瓶颈,不仅锁定了充足的原虾供应,年产值更是迅速突破2亿关口。“有了充足的资金托底,采购季我们更有底气了!”企业负责人感慨道,“以往看着订单干着急,原料采购总是‘缩手缩脚’,现在,资金链顺畅了,产能放量了,心也踏实了!”
暮色渐沉,夕阳为高邮湖镀上一层碎金,满载而归的渔船划破粼粼波光,缓缓靠岸。湖畔的加工厂区内,机器依然在暮色中有序运转,曾经萦绕在采购季的“钱荒”焦虑,此刻已化作冷库里规整码放的原料储备,与生产线上流转的鲜活期待。这份期待背后,是精准落地的金融支持——永赢金租将这一成熟解决方案复制到高邮当地多家水产加工企业,构建起以设备盘活为核心、缓解全行业季节性资金压力的融资模板,为地方特色产业注入韧性生长的金融活水。当沉睡的设备资产化作撬动增长的支点,一幅企业加速跑、产业稳增长、地方经济韧性增强的三方共赢图景,正在这水网纵横的里下河腹地徐徐铺展。
通讯员|郭云龙
编辑|周梦佳 葛晓艳
审核|崔凌琳
此文将由甬派“金融频道”转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