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市”的奋斗目标,其内涵与路径主要是“1245”体系,“1”是以全面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为一条主线,“2”是筑牢防风险和强监管两道防线,“4”是加快构建具有宁波辨识度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市场体系、机构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四大体系,“5”是着力建设金融党建引领先行市、金融平安善治先行市、产融高效协同先行市、金融改革实践先行市、金融最优生态先行市“五个先行市”。
推动金融改革试点向示范升级
一是打造保险改革市域示范高地。深化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系统构建全域全产业链“两全”保险体系,优化保险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保险服务实体经济、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效能,推动全市全民学保险用保险,“政产学研金服用”大协同。加快公开市场交易机制配套制度研究,提升竞价交易公开化、风险处置规范化水平。
二是打造数字普惠金融示范品牌。推进金融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迭代升级“甬金通”数智金融平台,积极争取企业征信机构备案,探索建设地方征信平台,充分发挥征信数据的乘数效应,为企业精准“画像”和增信。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分析研究能力,加快落地浙江普惠金融研究院等一批普惠金融高端智库,建设金融地理经济信息分析平台,以资金流、融资流叠加地理信息“一张图”,联通各部门政务数据,为经济分析、政策制定、社会治理等提供决策辅助。
三是打造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一站式服务示范平台。完善上市规范培育功能,引导创新型企业到区域性股权市场集聚,建设拟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争创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设立四板基金(二期),构建以股权融资为核心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推进区块链生态建设,优化惠企政策云平台,完善资本市场人才库,建设动态全面记录的企业成长库。搭建私募基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份额转让交易系统平台,构建份额转让闭环服务体系。贯彻落实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及其配套政策,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和“海洋金融特色文章”有效赋能
一是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完善专业化科技金融服务组织体系,优化科技金融业务尽职免责机制,加强科技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财政、金融、国资协同联动作用,打造“政府投资基金+国资基金+市场化基金”三位一体基金格局,引导股权投资行业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二是做优绿色金融服务。加大对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大力发展绿色保险业务,推动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壮大绿色金融市场参与主体。
三是推动普惠金融直达。积极开展“首贷户”培育拓展行动,加大普惠小微贷款、信用贷款等支持力度,推动普惠小微贷款增量扩面降价,提升信用贷款占比。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中心(站)乡镇全覆盖,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优化支付服务体系,打造支付便利化优质服务区。
四是强化养老金融保障。加大养老健康产业融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流向银发经济领域。扩大养老金融产品覆盖面,加大养老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推进金融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客群金融服务获得感。
五是促进数字金融聚合。推动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升运营管理能力。深化数字人民币试点建设,促进数币场景从扩面增容向提质增效转变,探索数币在跨境支付结算中的应用,积极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
六是挖掘海洋金融特色。主动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家金融中心建设,推动建设区域航运保险中心,打造国际航运中心一体两翼,提升全球化服务水平。加大对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环境保护等的金融支持力度,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金融风险防控更加有力
一是强化金融风险源头防控。发挥金融风险“天罗地网”监测预警系统和网格金融指导员作用,提升“线上+线下”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做到全覆盖监测、全动态预警、全流程监管、全方位协同,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
二是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严格落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强化责任追究机制。与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派出机构密切配合,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和权益保护,引导树立理性投资观念。
三是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央地监管协同,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派出机构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压实主责主业,严格执行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统一制定的地方金融组织监管规则,强化分级分类监管,配强监管和执法力量,提高监管质效,推动地方金融组织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下一步,全市金融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将落实金融改革的各项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金融政策与财税、产业政策等协同联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引导金融活水更好赋能宁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宁波金融力量。
(本文原载于《宁波金融》第70期“特别策划”)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
本期更多精彩
特别策划
【综述】
书写改革新篇 助力金融强市建设
建机制 聚合力 细落实 全力谱写金融“五篇大文章”
强化金融风险监管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对标金融强市建设要求 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实践】
发挥基础设施银行作用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以金融“活水”滋养高质量发展“沃土”
强化金融供给 助力区域经济稳进向好
当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排头兵” 护航甬企高质量“出海”
深耕“五大赛道” 打造金融新引擎 助力宁波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耕乡村沃野 让乡村振兴更见“神采”
以务实举措做深金融服务
【区域金融】
聚金融“活水”润发展“沃土” 全力推动金融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研究】
完善风险管控 探索普惠金融长效发展的“宁波路径”
保险助力 宁波内外贸一体化如何走出 “共赢之路”?
新《公司法》实施 僵尸企业面临涤除 企业如何应对“强制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