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监管之声
  • 监管之声
    加大力度支持“两重”“两新”
    来源:人行宁波市分行   时间:2025/3/18 9:07:45   编辑:宁波市金融业联合会   浏览次数:77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两重”“两新”工作决策部署,人行宁波市分行强化政策引导,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效能,积极推进银企对接,促进金融资源加速流向“两重”“两新”领域,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恢复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强化政策保障引领

    一是加强工作引导落实。联合十部门开展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宁波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提出政策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两重”“两新”的金融支持。会同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宁波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召开金融“五篇大文章”推进会、落实金融增量政策座谈会等专题会议,加强对金融支持“两重”“两新”工作的部署推动。

    二是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效能。用好用足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配合发改、经信,做好相关领域项目评估、筛选、报审工作。印发专项对接工作通知、问答口径,督导金融机构完善内部机制,指导金融机构提前对接走访,开通项目审贷评估绿色通道,优化流程、强化服务,“一企一策”推动贷款加快投放。至2024年末,已为名单内企业和项目发放贷款51.1亿元。

    三是推动加大财政贴息力度。联合市经信局、市财政局等部门,推出制造业设备购置更新融资财政贴息政策,为符合条件的设备融资贴息1个百分点,进一步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改造。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一是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联合市委金融办、市科技局等七部门出台《宁波市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实施细则》,提出三方面19条具体措施,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体系。制定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型企业效果评估办法,加强监测督导。

    二是提高银企精准对接效率。聚焦科创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强与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沟通协作,定期共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名单信息2.6万余家次,借助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信息优势为科技企业添加各类标签信息,组织金融机构开展“场景化+名单制”相结合的精准走访对接,高效满足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

    三是推进产品服务升级。健全“甬科E贷”产品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适配度更高、利率更优惠的信贷产品,旗下已有“科易贷”“甬创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专项产品70余款,均在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科技金融专窗”上架,便利企业融资。支持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稳妥推进“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一体化资金支持。2024年,全市金融机构共为1万余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近6000亿元。

    深化民营和制造领域金融支持

    一是持续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做深做细民企 “两个一致”金融服务,开展“万家民企评银行”“金融服务民营经济效果评估”、金融支持民营经济专项劳动竞赛,扩大民营领域信贷投放。2024年末,全市民营经济贷款余额1.61万亿元,比年初新增1369.6亿元。

    二是着力保障“绿新高、大优强”领域融资需求。围绕“千项万亿”“415”先进制造集群、“315”科创体系等“十项重大工程”,强化金融保障。2024年末,全市新增基础设施类贷款1016.0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0.0%。

    三是保障制造领域中长期资金需求。深化“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提升专项行动”,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中长期资金支持。2024年末,全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320.0亿元,占全部制造业贷款56.2%,较年初提高5.1个百分点。

    助力提振扩大消费

    一是以“信贷支持”增强消费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消费领域信贷投放,支持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着力强化对住房家装、文旅体育、绿色节能等领域的资金供给,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在支持汽车消费方面,及时转发落实《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引导金融机构合理确定贷款发放比例、期限和利率,加大汽车消费金融支持力度。2024年以来,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171.3亿元购车贷款,惠及10.6万消费者。在支持文旅发展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为景区、旅行社、乡村民宿、文创企业等主体提供专属金融服务。2024年末,全市个人消费贷款(除住房贷款)余额3503.5亿元,较年初增加246.6亿元。

    二是以“便利支付”提升消费效率。会同8部门出台支付便利化实施意见,聚焦银行卡受理、现金支付、移动支付、账户服务、优质服务区等重点领域精准施策,打通一系列支付难点、堵点。至2024年末,全市超2万家商户支持受理境外银行卡;2024年外卡交易1.76亿元,同比增长40.88%。深化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建设。拓展数字人民币在商业消费领域、社会治理、阳光政务等重点场景应用,已建成线上、线下场景80万个;全市80%以上大型商场、商超和栎社国际机场航站楼商户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交易规模近1亿元。2024年,各级政府、银行分别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2456万元、311万元,显著激发市民消费热情。

    三是以“补助减免”激发消费意愿。加大数字人民币红包、消费券工作力度。加强与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人社局等部门深度合作,开展多种形式消费券活动,丰富购房、购车、家居等专项消费券,基本实现“月月有红包,时时有活动”,同时积极推广“即扫即用”“即领即用”发券模式,提升群众获得感。组织金融机构积极参加政府消费补助活动,并开展消费促进创新,推出定向品牌权益金融产品。

    (本文原载于《宁波金融》第73期“特别策划”)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


    本期更多精彩

    特别策划

    【综述】

    加大力度支持“两重”“两新”

    【实践】

    聚焦主责主业 赋能高质量发展

    向“新”而行 全方位服务宁波高质量发展

    促消费 惠民生 见实招

    金融“活水”润甬城 消费引擎添动能

    锚定产品领域 聚焦目标场景 创新推动“两新”金融服务

    多维发力 构建消费金融新生态

    赋能实体经济 为“两新”战略注入新动能

    助力设备更新 焕新绿色制造

    推动汽车消费分期 多管齐下助力港口经济发展

    实干争先 加力提效 服务“两重”“两新”

    【金融研究】

    “新规”之下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要做些什么?





    】【打印】【关闭】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加大力度支持“两重”“两新”——宁波市金融业联合会